最新資訊
正航技術詳細介紹LED市場的競爭焦點
2015-11-17 來源:正航儀器 作者:網絡編輯 閱讀:次
最近十年,高亮度化、全色化一直是LED材料和器件工藝技術研究的前沿課題。國際上,LED產業正在向種類更多、亮度更高、應用范圍更廣、價格更低的方向發展。目前,產業競爭的焦點集中在白光LED、藍/紫光LD和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
白光LED:白光LED點燃了真正“綠色照明”的光輝,被認為是21世紀有價值的新光源,將取代白熾燈和日光燈成為照明市場的主導,使照明技術面臨一場新的革命,成為世界各地光源和燈具研究機構競相開發、努力獲取的目標。白光LED的能耗僅為白熾燈的1/8、熒光燈的1/2,節約能源,而其壽命可長達10萬小時。此外,白光LED無汞化,易回收,有益于環境保護。因此,各國政府均大力扶持白光LED的發展,如日本的“21世紀的光照明”計劃、美國的“國家半導體照明計劃”、歐盟的“彩虹計劃”和我國的“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美國GE、荷蘭飛利浦、德國歐斯朗三大世界照明生產巨頭也紛紛與半導體公司合作組建半導體照明公司,積極搶占產業制高點。
藍/紫光LD:氮化鎵基(GaN)材料可制成藍、綠光發光二極管和激光二極管,還可延伸到白光LED。氮化鎵基藍光二極管是室外高亮度、高清晰度大屏幕全色顯示屏關鍵部件,它的出現使全色顯示成為可能。此外,它還將帶來IT行業數字化存儲技術的革命。
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由于我國LED外延材料的生產技術落后,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少,LED芯片80%以上依靠進口,特別是高亮度和超高亮度LED芯片幾乎全部靠引進。為此,我國在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攻關項目中設立了“功率型高亮度發光二極管芯片及封裝產業化關鍵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北京大學、中科院半導體所、北京睿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擔了該科技攻關項目。目前,北京大學寬禁帶半導體研究中心采用激光剝離技術,研發出我國第一只垂直結構、上下電極的藍光LED芯片,在應用光子晶體提高LED出光效率方面,也獲得突破性進展,為LED照明芯片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國內封裝骨干企業廈門華聯等也在大功率芯片封裝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
一、未來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高亮度LED為未來趨勢:高亮度LED的三大市場為:汽車車燈市場、交通號志市場及全彩LED顯示屏。
1) 汽車車燈市場方面,紅色高亮度LED應用于汽車第三煞車燈,而左右尾燈、方向燈及車邊標識燈,可使用紅色或黃色高亮度LED,而汽車儀表板上則需要各種顏色的高亮度LED,故汽車市場商機龐大。
2) 交通號志方面,使用高亮度LED主要為節省能源,且在陽光照射下可仍清楚辨識。依據資料顯示,目前全球約有2000萬座交通號志,而每一個紅、黃、綠燈估計需要使用200顆高亮度LED,故一座交通號志約需600顆高亮度LED,如果考慮每年新設的交通號志加上更換舊交通號志,估計每年大約有200萬座,以每座更新成本約1.5萬臺幣計算,未來每年全球交通號志估計約有300億的市場值。
3) 全彩LED顯示屏方面,目前高亮度LED已可以產生紅、綠、藍三原色的光,組成大型全彩LED顯示屏,目前大型LED看板的使用以***、中國、香港、韓國、臺灣、新加坡等亞洲地區為主,歐洲及美國其次。中國大陸運用大型戶外LED看板宣達政令,故有其一定之需求;歐洲方面,常見的應用是文字顯示及氣象預報圖像,另也盛行使用LED顯示屏做為廣告招牌。目前目前高亮度LED廠商持續costdown,市場接受度已逐漸提高,且高亮度LED價格高于傳統LED,廠商投入意愿較大,未來可望逐漸取代傳統亮度LED市場。
二、白光LED為未來發展重點
白光是一種多顏色混合光,如藍光加黃光可得二波長白光;藍、綠、紅光混合可得三波長白光。白光LED與傳統燈泡比較,具有較大優勢,包括體積小、壽命長、低電壓、省電、無輻射等,為未來之照明光源,但目前白光LED因單價仍高且亮度不夠,目前只應用于如汽車儀表的特殊利基市場。現今白光LED制作方法有下列三種:
1) 使用紅、藍、綠光三顆LEDChip(3波長型),利用調整通過三顆LED的電流來產生白光,此法效率高,但生產成本也較高。
2) 使用黃、藍光兩顆LEDChip(2波長型)-利用調整通過二顆LED的電流來產生白光,此法成本較低。
3) 以氮化銦鎵LEDChip產生的藍光為基礎,激發黃色無機螢光粉或黃色有機螢光染料,產生白光,生產較容易,其效率較低,成本也較低,但目前大部分白光LED采用此方法。由于白光技術未來將逐漸成熟,根據預估到2003年,白光市場值將達270億美元,每年的復合成長率超過30%,估計到2005年,在技術的改進及單價的降低下,全球將有一半的白熱燈泡改由白光LED取代,而日光燈將全部由白光LED取代,市場的商機極為龐大。
2007年開始,新應用逐漸起飛。
上一篇:
環境實驗設備噴淋實驗深度解析
